人间烟火气,可以说都在一个厨房里了。锅碗瓢盆、油盐酱醋,火一升、锅一架、倒上油,哧溜一声倒进菜,咣当咣当,一盘香喷喷的菜出锅了。不管是一家人围坐一桌还是一人食,都会倍感美好。
不过,你可能不知道的是,炒菜这件看似再寻常不过的小事,如果平时不注意规避一些小习惯,其实隐藏着不少健康隐患,甚至会有致癌风险。
习惯一、油冒烟了才下锅
有些人出于习惯或是错误经验认知,认为炒菜时油一定要开始冒烟了才可以。虽然说,油冒烟后再放菜看起来感觉更带劲,但却对身体很不利,还会破坏食物营养。这是因为油温越高,产生有害物质的风险越大。
油冒烟了,其实就在释放警告,有害物质已经开始产生啦!所以热油时,手在锅上方感受下,有些热了就可以下菜啦。以前农村里做菜基本上是榨油坊榨的菜籽油、茶籽油,没有经过精炼提纯,所以才需要冒烟后放菜。
现在的食用油基本都经过了精炼,去除了大量容易“冒烟”的杂质,烟点比较高。
习惯二、反复用油
由于煎炸食物时,需要用到很多油,这些油大家一般就不怎么舍得倒掉,尤其是老人们,更加觉得倒了太可惜。但其实,煎炸使用过的油含有对身体健康不利的有害物质。等到下次再拿来炒菜时,一加热,油里面还会产生一些致癌物。
另外,使用过了的油已经氧化了,一般家庭就只是会用碗、盘子等盛装,不会密封、也没有冷藏,这样的储存方法下,油很容易就变质了。所以,看起来你没把油倒掉是一种节约,可是和吃下去对身体的伤害比起来,节约那么一点油就显得得不偿失了。
3、炒菜不开油烟机
年轻人可能会觉得,现在油烟机/排风扇都成为厨房里的标配了,怎么还会有人炒菜不开油烟机呢?其实啊,很多人由于习惯或者认识问题,要么觉得开油烟机太浪费,要么觉得没必要,稍微好点的人可能就是刚炒完菜立马就把油烟机关了,想着省点电。
因为在炒菜的过程中,食用油加热后产生的油烟含有多种刺激性有害物质,对呼吸系统、皮肤等都会有一定的损害。有些朋友如果对这些有害物质过敏的话,还会产生恶心、头晕胸闷等问题。
所以,不管是刚开始炒菜还是炒完菜后的一两分钟内,都需要开启油烟机,以最大限度降低厨房空气中的油烟,减少对身体的伤害。
4、吃盐太多
近年来,随着大家健康意识的增强,大概都知道盐吃多了不好、要清淡饮食。尤其是中老年朋友,如果食用盐摄入过多,受代谢能力下降的影响,对身体的伤害会更大。
但往往是说起来容易做起来难,习惯了重油、重盐、重糖口味的人,突然要改变这个已习惯,变成清淡饮食,实在是有点太难为他们了。所以,为了能坚持下去,最好的办法是循序渐进,一点点地减少盐、油,慢慢地就会控制住了二者的摄入量。
5、蔬菜先切后洗
超市或菜市场买回来蔬菜看起来水灵又干净,像芹菜、菠菜、油麦菜等,因为特头较大,很多人为了方便就直接先切了再放入盆中清洗。但这样做其实会导致蔬菜中的维生素B、C及部分矿物质流失。
正确的做法当然是先彻底清洗干净后再切,而且洗好后蔬菜尽量先沥干水分,切好后尽快下锅,这样才能保证蔬菜更好的口感、色泽,减少营养元素的流失。
希望我今天的分享能对大家有所帮助。如果觉得文章不错,请转发分享给你有需要的朋友哦~还有,要是喜欢我的文章,也可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