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央视财经《第一时间》)这段时间,在云南昆明市嵩明县杨林镇,因为菜价跌倒谷底,上千吨蔬菜滞销,为了抢下一季种植时令,许多菜农把新鲜的蔬菜推倒在地里,让人看了十分心疼。那到底是怎么回事?
云南嵩明:上千吨蔬菜滞销八成被菜农推倒
记者来到滞销最为严重的云南昆明市嵩明县杨林镇嘉丽泽农场,一名工人正在大棚里用机械推倒蔬菜。
记者:师傅,为什么要把蔬菜推掉?
种植工人林朝利:卖不掉啊。
记者:那推了很可惜啊。
种植工人林朝利:肯定可惜了。
在使用地膜覆盖种植的地里,这些蔬菜更多的是被一棵棵拔掉,铺在地里晾晒以减少堆放空间。28岁的菜农陈磊和妻子今年种植了32亩蔬菜,看着41个大棚里的蔬菜长势喜人,原本以为春节后能卖个好价钱,没想到价格持续低迷,便雇工人推倒了31个大棚的蔬菜。
嵩明县杨林镇菜农陈磊:像这种地里有塑料地膜,就没办法使用机械推倒了,只好把它拔起来在地里晒,晒干之后再叫工人弄出去,主要是减少一些损失,如果按照新鲜蔬菜运出去成本就更高了。
菜农告诉记者,被推倒的这些速生类蔬菜种植周期仅有两个月,一年可以种植六季,往年能卖到一块多一公斤的蔬菜,现在只能卖到两三毛钱,卖出去的比例还不到两成,这样的情况从去年11月以来,已经持续了四个月。
嵩明县杨林镇菜农陈磊:总体下来,加上租地的成本,今年也有十多万元是倒贴亏损的。
当地媒体报道后,部分企业还前来了解、采购滞销的蔬菜,帮助菜农减少损失。
某大型超市公共事务部经理高菲:可以尽我们的能力,把一些滞销的蔬菜引到我们的销售渠道里,对菜农来说也可以解决一部分他们的销售问题。
嵩明县是云南省五个国家级现代农业示范区之一,今年全县大棚蔬菜种植面积达到28万亩,产量56万吨。据嵩明县农林局统计,此次受价格波动影响的区域主要集中在杨林镇,涉及面积亩,种植户户,均为散户种植。
昆明市嵩明县农林局总农艺师李绍林:种植的品种比较单一,主要生产的是速生叶菜类,主要品种是油麦菜、意大利生菜、瓢菜等这一类的品种,相对比较单一,种出来的蔬菜主要供省外市场,省内市场占有率非常非常少。
如果大家想帮助菜农,可以联系嵩明县农林局经作站站长张家云,电话是18458267,谢谢!
蔬菜品种单一供过于求菜农盲目跟风成滞销主因
上千吨蔬菜因为滞销被推倒,让菜农蒙受了巨大损失,也影响了种植积极性。那么是什么原因导致菜价持续低迷,又是哪一个环节出了问题呢?
记者在临近嘉丽泽农场附近的蔬菜冷藏经销市场看到,往年冬季蔬菜销售火爆的市场今年冷冷清清,冷藏库也仅使用了十分之一。经销商告诉记者,现在一天也只有几辆大货车向广东、北京等地运输蔬菜。
嵩明县杨林镇某蔬菜冷库市场负责人陈继东:现在是发外运蔬菜得越多亏得越多,不只是菜农的问题,经销商的风险也很大,就是收的多亏得多,所以说在这个方面我们也是尽量积极想办法,把促销的菜尽量的收回来,有些蔬菜我们是直接倒掉了。
由于受影响的这些菜农均为散户种植,没有固定的销售渠道,主要依赖于当地经销商收购,一旦蔬菜市场供过于求,经销商无力收购、封闭冷库,蔬菜不能及时外运烂在地里,菜农将蒙受损失。
昆明市嵩明县农林局总农艺师李绍林:北方今年也是一个暖冬,那边蔬菜现在也是大量上市,导致两边的菜集中上市,同质量同品质,所以价格比较低。
当地农业部门介绍,年至年的冬天,全国天气较为寒冷,蔬菜种植量相对较少,菜价较高,云南依托独特的气候资源,菜农在当时得到了巨大实惠,而这也导致部分菜农今年盲目跟风,继续种植价格较高的外销蔬菜,大棚蔬菜种植面积相较去年同期也扩大了三倍。
昆明市嵩明县农林局总农艺师李绍林:今年菜农存在盲目种植的状况,导致现在蔬菜面积大增,产量过剩,价格压得比较低,这是一个主要的因素。
此外,市场信息不对称也是导致蔬菜滞销的内部原因,省外收购商不了解菜农种植的品种,而菜农在不熟悉市场行情和走向的情况下,以“赌博”心理盲目种植单一品种,必然会受到市场价格波动的影响。目前,嵩明县农业部门正密切监测蔬菜价格,及时发布市场信息,并着力建设信息资源共享平台。
专家建议:搭建信息共享平台发展生态绿色蔬菜
嵩明县蔬菜滞销并不是个案,在云南甚至是全国其他蔬菜种植基地,也经常出现蔬菜滞销的情况,卖菜难依旧是制约农业发展的重要难题。
在市场经济体制下,菜农如何能最大限度规避风险?*府部门需要采取哪些行之有效的措施呢?
记者在嵩明县杨林镇采访发现,许多菜农对市场行情并不熟悉,主要依靠经验判断种植规模和种类,更增加了受到市场冲击的风险。
嵩明县杨林镇菜农陈磊:种出来的菜也不知道什么时候价格好,什么时候价格低,也不知道种什么菜。
专家建议,在市场信息化发展背景下,农业部门、菜农和经销商都需要充分利用农业大数据,搭建信息共享平台,主动规划自身种植和销售计划,适时调整种植结构,从而提高效率、规避风险。
云南农业大学经济管理学院院长赵鸭桥:包括市场信息,甚至是很短时间内,很特殊的市场在某一个阶段的需求,这种需求是需要具体到品种,具体到时间,具体到一个时段,这样的话,对农民、农业的生产就会增强,而不再简短的告诉农民你们应该做什么,而是告诉农民在什么时候种,种什么样的品种,*府部门需要提供这样一些服务。
、
年中央一号文件提出,要加快推进农业供给侧结构性改革,着力推进农业提质增效,并向绿色生态可持续发展转变。专家建议,除精准定位市场外,还需要在蔬菜品质上下足功夫,利用当地优势资源,提供优质产品,增强市场竞争力。此外,专家还建议,*府部门还可以引导菜农加大农业保险投入力度,减少蔬菜流通环节,建设公益性农产品市场等,最大限度地降低风险,保障菜农利益。
(本文编辑:陈雨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