猪股最近两个月步入中期调整,个股普遍经历20%-30%的调整,甚至少数公司有更大幅度的下跌,从盘面上也可以明显看到有资金撤离的迹象。
作者:心静如水_容大
来源:雪球
猪股的这一轮中期调整原因比较多,但归结起来主要是两点:
一是连续三个月最大接近30%、全国均价最大下跌区间超过10元绝对金额的猪价惨跌,直接影响到市场及投资者的预期。
二是全市场大多数机构和投资者强化了在A股市场二十几年来“闻周期见顶色变”的猪价周期见顶魔咒,大部分都按照传统周期股的规律进行了相关的操作。
对于上述第一个原因,其实到这一段已已成为历史,这是因为:
一是猪价这一轮下跌真正落在29元以内的时间总共也只有10个自然日,并且即便是全国最低均价26.25元对于低成本的牧原、天康等公司来讲都仍然是有丰厚盈利能力的(其中天康生猪板块完全成本仅为13-14元左右,在上市公司中保持着当前的最低水平),所以看起来大跌但价格其实并不低的猪价(历史上多轮猪周期价格的顶点也最多只有20-22元/公斤)就算在这一轮的相对低价区也是很短暂时的一段时间;
二是到6月2月开始全国均价又重上30元以上区间,本周四开始更是重新站上32元的价格,并且预计大概率在3-4个月内全国均价都再也难以再跌进30元以内;再之后的几个月全国均价估计也难以跌到25元以内。
三是上一轮猪价的过度下跌是新冠冲击下大面积解封时间尚短,需求来不及有效恢复,叠加新冠期间被动压栏导致大量牛猪积压,再叠加长达3个月的下跌导致养殖户的心理被最后一根稻草压垮下的恐慌性抛售打出来的最低价(当时最低价短期1-2天曾跌到20元/公斤的黑龙江,本周也已站上30元/公斤,可见这种恐慌性下跌不可谓不疯狂),这一点与中国大A股市场的恐慌性杀跌杀出大底部并无二样。
四是最近一个月全国复工复产复学复餐复宴形势比较好,需求端出现的明显的复苏,从全国各地朋友及个人身边的情况下,消费主力的餐饮与前几个月相比已大幅复苏,街上带口罩的人少了,大部分饭店在关停了几个月之后纷纷于近期重新开门营业,并且生意也比前期少量恢复营业时的情况好太多,全国各地商业综合体也重现人流,消费端明显恢复,这种情况与近期猪肉的快速上涨并站上32元/公斤的价格具有关键作用(这个期间全国的生猪出栏数量相对前期的价格下跌期实际上没有减少甚至有所增加的,屠宰量也反映了这一点))。
综合以上情况,中期的未来几个月内,前述第一个情况将不复存在。
注:以上数据由群友JAMESK精心收集提供,在此表示感谢,使用如有不妥,望请告之。
二是关于周期见顶的魔咒。
万物皆周期,人生就是一场康波,这也指的是周期。周期律是这个世界的本原,所有行业所有公司都有周期性,但周期有长短之分,周期有强弱之分。
强周期的行业如黑色金属、有色金属、大宗商品、汽车、房地产、工程机械、生猪。。。等等,而日常消费、刚需行业、医疗、食品等等则属于弱周期的行业。
通常讲的强周期,一般有两种情况,
一种是如原料药行情,主要是价格周期,表现为价格大起大落,并带来业绩利润的大起大落,这是一种类型。
另一种是如工程机械,主要是数量周期,这是由于经济周期的变化导致需求周期性大幅波动,带来工程机械的生产和售数量出现过山车的一样的波动,从而带来行业的强周期,同步带来业绩的大起大落。
以上两种周期都会给投资者带来机会和风险,所以有经验的投资者通过总结历史经验教训或周期运行规律,总结出:周期见顶时业绩最好,这个时候PE最低,预期反转,所以要低PE卖出;周期见底时业绩最差,这个时候PE最高,但景气有望反转,这个时候要高PE买入。这就是投资界通常讲的所谓的周期魔咒和周期蜜饯。
但不少的周期行业也会在其生命周期中出现成长期,这个时候就容易出现成长与周期的叠加期,也是最有爆发性的阶段,比如-年的钢铁和有色,年左右的内房。。等等。
具体到猪周期,从历史上的猪周期看,主要体现为第一种类型的价格周期,而生猪出栏量方面虽然会有小幅的波动,但也仅仅表现为周期性的减少和增加,并没有出现行业内生产结构的巨大变化,并且由于历史猪周期中量的变化不大,而各类生猪生产主体的育种体系基本保存完好,更重要的各类生猪生产主体的生产成本也大体差异不大,所以恢复起来时间比较短,速度比较快,很少有主体有显著优势,所以这类猪周期在高位停留的时间也短,是一种典型的以价格见顶基本同步数量见顶的传统猪周期。
本轮猪周期的一个显著特别是“此猪周期非彼猪周期”,
一是出现了杀伤力巨大的FW,导致各类生产主体去年以来的生产成本差异巨大。
二是导致了全国生猪产能的腰斩式剧减,
三是对母群形成了毁灭式的打击,彻底打乱并摧毁了行业的育种体系
正是以上三个特点导致了本轮猪周期的特异性。
一是出现了恢复时间超长的超级猪周期,20元以上的超高猪价将至少维持长达20-24个月左右,远超历史上任何一次猪周期(历史上的猪周期中,18元以上的猪价一般能维持三五个月就非常不错了)
二是价格周期与数量周期错位高达一年以上,甚至延续2年左右。
三是出现完全成本有显剧优势并带来高扩张潜力的一批超级市场竞争主体(规模企业)
四是中国生猪行业几千年来第一次出现了市场集中度快速、大幅提升,头部公司市场份额快速、大幅提升的历史性机遇。
基于此,虽然大概率的情况下本轮猪周期的价格见顶已于年4季度出现,价格上的周期性仍然相当明显,但是,以往猪周期价格见顶之后价格就会快速下行的历史经历仅仅只是在今年前五个月由于新冠冲击需求的特殊情况下预演了一个假象,事实上虽然价格高点已在去年10年出现,但30元以上的超高价格期(历史上的猪周期中最高点的短期价格顶点也就是22-22元左右,并且维持的时间非常短)、20元以上的高价期将呈现出一个奔走型的群山式形态,超高价格维持期至少还有6-8个月,高价期至少还有8-12个月(全程则长达20-24个月及以上),这是历史上以往所有的猪周期中从来没有出现过的。这里还仅仅只是讲的价格周期的维持和形态以及与以往的不同。
现在再来讲本轮猪周期的另一个重要特征——成长性。所谓的超级猪周期,包括FW冲击下猪存栏、出栏、产能的三个方面的巨幅减少,也包括猪价远超历史周期高位(20-22元/公斤)的价格”珠峰式“隆起现象,更是指本轮FW下的猪周期必然带来的集中度大幅提升下的市场主要生产主体的显著成长性。
不幸的是,一直到年5月,从各上市公司的月报看,仍然没有几家公司从数据上能体现出部分投资者预期中的成长性(还没有从数据上呈现出来),除了基数低的新希望,表现最好的牧原也仅仅只是5月单月的出栏初步出现的高成长的端倪,各方面猪专家们预期的成长仍然停留在预期和测算中,1-5月的个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