漆器、小刀,还有我们今天的主角——“豆豉”:
阳江豆豉——国家认证地标产品
阳江豆豉,作为阳江特产,根据《原产地标记管理规定》以及实施办法的相关规定,国家质检总局通过了对阳江豆豉(阳江桥牌)生产企业的原产地标记保护申请,成为中国地理标志标志产品。(注:指产自特定地域,其具有的质量、声誉以及其他特性本质上取决于该产地的自然因素和人文因素,经审核批准以地理名称进行命名的产品)
阳江豆豉的起源传说
阳江豆豉生产制作流传近千年,关于其起源,民间是这样流传的:相传很久很久以前,平冈一寡妇窦氏孤身带着儿子在漠阳江下游一间残破的土地庙里,靠乞讨度日。一日,娘俩讨来许多煮熟的黑豆,舍不得吃完,于是把剩下的黑豆收藏在瓦罐里。一个多月过去了,因刮风下雨没法出门讨吃,想起罐中黑豆,打开瓦罐一看,黑豆已经长出了一层厚厚的霉。窦氏把霉洗干净,重新放进瓦罐,为免黑豆再次发霉,特意撒上一把盐。
又过了半个月,一天娘俩回家闻到一股奇异的香味。四处搜索,发现是瓦罐中的黑豆发出来的,细细品尝,发现香浓可口。自此,窦氏一直沿用这种办法处理讨来的豆子。在她去世后,她儿子把方法教给了父老乡亲,乡亲们为了纪念窦氏,于是把这种方法制出的熟豆称为“窦氏豆”,后来简称“窦氏”,流传下来正式命名为今天的“豆豉”。
阳江豆豉的制作工艺
选用本地黑豆,经过选豆、浸豆、蒸豆制作出的豆坯放凉,装入竹扁,放入曲室制曲。经过长达多个小时的工艺制作,豆豉曲有皱纹,孢子呈*绿色。
将表面的老熟霉菌及黏附物用水洗净,呈现无量润滑的光泽,然后拌料入坛进行后期发酵。为了防腐和调味,分次洒水,并在收水后加入食盐。
经过后期的发酵,豆豉产生特有的香味。在气密性较好的陶质坛内进行嫌气发酵,装坛时装满,层层压实并用塑料薄膜封口,在日光下暴晒40天至含水量为35%,阳江豆豉算是正式完成。
阳江豆豉特色名菜
豆豉蒸排骨
豉汁蒸凤爪
豉汁蒸鱼腩
豉汁蒸鱼头
豉汁鱼片
豆豉腩肉煲
豉汁盘龙鳝
豆豉炒肉
家乡豆豉焗鹅
豆豉鲮鱼油麦菜
预览时标签不可点收录于话题#个上一篇下一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