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春节#春节是最热闹、最喜庆的节日,家人团聚、走亲访友,总少不了一桌子美食,甚至喝上几瓶好酒。另外,约几个好友聚一起通宵打牌、搓麻将也是常有的事。大鱼大肉、抽烟饮酒和作息不规律这些容易导致胃肠道紊乱,从而出现胃胀、胃痛、腹泻等症状。因此,尤其要注意保护脾胃,健康过年。
春节饮食特点
肉多、糖多、海鲜多、盐多、零食多、酒水饮料多
蔬菜少、水果少、杂粮少、饮水少、运动少
荤素搭配少油盐
春节期间,餐桌上的鱼肉、鸡肉、鸭肉等油腻腻的菜品,不仅使人们患高血压、糖尿病的几率升高,还会造成胃肠负担。因此,在家烹饪菜肴时,不能一味的准备各种大荤的菜肴,选择肉类应尽量选择油脂少,蛋白质含量高,热量较低的肉类,优先考虑鱼、虾、牛肉、鸡肉等。另外,应做到餐餐有蔬菜,有意的多吃一些新鲜绿色蔬菜,如青菜、油麦菜等。在外就餐时,嘱咐厨师少放油盐,实在碰到多油或偏咸的菜肴时,可另准备一个空碗盛些清汤,把菜夹到汤碗里涮一下再吃。
主食不可忘
春节期间,由于菜肴十分丰盛,大家都习惯于留着肚子多吃菜,少吃甚至不吃主食,这样的行为是不可取的。主食是碳水化合物的主要来源,它能够参与脂肪、蛋白质的代谢过程,减少有毒物质的产生,还能为人体提供膳食纤维。因此在大口大口吃菜时不要忘了添点主食。
水果不可少
春节饮食杂乱,容易使人上火、便秘,适当多吃些水果可以起到清热、解毒、润肠作用,同时还能够调节人体的新陈代谢机能,预防各种疾病的发生。
三餐要规律
每餐要按时按点吃,不要因为贪玩或者贪睡,就打乱了进食规律。饥饿时,胃酸浓度较高,容易损伤胃黏膜。另外,暴饮暴食可能造成脾胃功能紊乱、消化不良。
运动时间不能少
不建议吃饱后立即躺下,饭后半小时内可以做一些轻量活动,比如洗碗、擦桌子等,半小时后可以进行散步等运动。
美味零食不贪嘴
春节期间,零食是必不可少的。但瓜子、坚果容易引起口腔和咽喉的干燥感。15粒花生米或一小把瓜子就相当于大概10毫升油,大多数坚果,油脂含量在40%-50%,所以才会特别香,吃得停不下来,所以坚果类的零食也要有节制地吃。
少喝饮料多喝水
在年夜饭餐桌上,饮料也是必不可少的。可乐、雪碧、果汁、凉茶、椰奶等等都是餐桌上的常客。为了减少热量的摄入,面对丰盛的菜肴,人们通常只吃菜和饮料解渴。人们普遍认为喝饮料就是在补水。其实不然,人体补充水分最好的方式就是喝白开水。年《中国居民膳食指南》推荐成年人每天的饮水量为-ml。多数饮料含糖量较高,长期大量引用易导致肥胖、超重、糖尿病等,因此建议不喝或少喝含糖饮料。聚餐时实在想喝饮料又不想喝白开水的话,小编推荐最佳选择是酸奶、纯水果汁、豆浆等。酸奶中含有活性乳酸菌,可调节肠道菌群平衡;纯水果汁含有丰富的维生素;豆浆含有优质蛋白和不饱和脂肪酸,能促进胃肠道蠕动。
喝酒要控制
传统过年餐桌上,喝酒是必不可少的项目。酒能助兴也能伤人,过量饮酒会增加肝损伤、心脑血管等疾病发生的风险。酒精容易对胃黏膜造成刺激,从而导致胃痛、胃胀等症状,故切忌空腹喝酒。喝酒前可以先吃些米饭、蔬菜垫垫肚子,喝酒时少吃辣食,并且喝酒时不宜过快过猛。我们可以在喝酒间隙多喝温开水,帮助酒精从尿液排出,减少肝脏负担。此外,还可多吃橙子等富含维生素C和含糖量高的水果,促进肝脏代谢,加快酒精分解。值得注意的是,近期服用头孢类、对乙酰氨基酚片、降压药、阿司匹林、镇静催眠要、降糖药等药物时,须禁止饮酒。
尽量不吃剩饭剩菜
春节期间,很多家庭准备了丰盛的饭菜,免不了会剩下留着下一顿吃。但剩饭剩菜潜藏了很多健康风险,容易滋生大量的亚硝酸胺和细菌,可能会导致细菌感染进一步引发腹泻、呕吐等胃肠道炎症。所以做菜时尽量把握好量,尽量现煮现吃,不建议食用剩菜剩饭。
这份春节食谱攻略请收藏,让我们的脾胃也健健康康地过大年!
祝大家新年快乐,虎虎生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