浙江24小时-钱江晚报记者施雯杨茜通讯员何垚高晓晓周雪梅文/摄
台风过境,一切恢复平静。
今天(8月12日)下午3点,杭州下城区万寿亭农贸市场里,不少人市民陆续开始采购。
“毛毛菜多少钱一斤?”
“4块。”
“贵了嘛?”
“台风呀,叶菜都被(暴雨)压掉了,长不起来,肯定要贵一点的。”经营户老实说。
就近期菜价问题,钱江晚报记者随后采访了省农业农村厅。
断档的梭子蟹价格翻番,各种蔬菜小幅上涨
忙着做生意的莫大姐说,台风前,黄白菜进价2元多一斤,现在是3元多;好一点的黄瓜,3元/斤涨到了4元/斤;涨幅最厉害的是本地芹菜,之前进价5元/斤,现在7元/斤。
傅大姐的叶类菜种类最多,菠菜、油麦菜、生菜、大白菜、青菜等,一字排开。“每样都涨,差不多都涨了7、8毛。”不过,像萝卜、茄子这种没涨价,也比较好卖。
同样涨价的还有水产。
张大姐摊位上还有最后一点昭虾,费师傅赶紧兜底,花了21元买了一袋虾,“我差不多33块钱进的,也就这个价格卖的,自然卖得快。”
沈大姐的摊位主要卖梭子蟹,算是高价货,生意倒是不错。“小一点的,我进来都要70块,现在卖75块一斤。”她说,台风天没有渔船,这些货出不去也进不来。之前35元/斤就能拿下,因为单价高,不敢多进。
家禽摊位的小李做的都是老客户的生意,“普通鸡鸭,台风前进价10元/斤,现在是13元/斤。”然而,小李没有调整价格,还是按原价在卖。“都是老主顾,无缘无故涨价还要一个一个解释,麻烦。自己能坚持就坚持一下。”
今天一大早,在万寿亭农贸市场里就响起了广播,号召全体经营户推行平价微利销售,以缓解台风影响引起的菜价上涨。
“也算是便民服务,这次台风对浙江的影响还是很大的,我们能做的太少,只能通过这样的方式去做些事情。”市场经理吴伟民说。
遵循自愿原则,市场里户经营户中,有63户响应了号召,在进价增长的基础上,只是稍微上浮了一点价格。
莫大姐说,其实进价的涨幅也是可以承受的,雨过天晴,菜价很快就会恢复。“差不多一个星期的时间,菜价会降下来的。”
“这次菜价的调整还可以,还能接受。要吃的菜,其实还是会买的。”市民钱女士说。
受灾的本地蔬菜,价格或有一个月上浮期
8月11日上午10时,省海洋预报中心解除了全省海域海浪警报,浙江海域的渔船重新出海生产,因天气原因断档飞涨的梭子蟹接下来价格恢复平稳。
不过,不是所有农产品都会因为天气原因涨价的,盛夏多产的本地茄子就是个例外。
以杭州市为例,这个时候出产的高山茄子品质很好,原本一斤批发价可以到7元以上,但因为临安两个高山蔬菜基地受灾,补充市场的平原茄子,批发价只有4元一斤,价格反而比之前便宜。
据省农业农村厅农产品监测预警平台监测数据显示:经历了9日、10日连续两天的价格上涨后,我省11日(周日)25种蔬菜批发市场交易量增3.8%,平均价格4.70元/公斤,环比10日(周六)已下降5.81%。
不过,来自杭州市区农贸市场叶菜价格的统计显示,从8月6日到8月12日,主要叶菜的均价,毛毛菜每斤从4.66元涨到4.88元,大白菜从每斤2.1元涨到2.17元,青菜价格从4.2元涨到4.37元。
省农业农村厅专家表示,由于农产品价格从批发端到零售端的传导,存在一定滞后性,农贸市场里菜价的回落可能要等上一两天再出现。
这个季节,浙江地产蔬菜主要是毛毛菜、青菜、茄子、番茄等,而且数量较少;大宗蔬菜主要是依赖兰州等地的西北高原夏菜度淡,以本省最大的杭州蔬菜批发市场为例,兰州夏菜就占了半壁江山。
“虽然“利奇马”北上山东导致寿光等地蔬菜大棚受灾,但对我省的影响并不大。”
专家表示,这次,丽水、杭州等地的高山蔬菜受灾情况比较严重,四季豆、豇豆等搭架蔬菜倒伏,茄子、芦笋等大棚蔬菜受淹,预计本地蔬菜的价格短期内还是上浮的,平稳回落大约需要1个月时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