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
《瞭望》新闻周刊记者向定杰
近年来,贵州省铜仁市建立学生营养餐大数据监管平台,追溯食品来源,确保食品安全。这是贵州一家公司员工在介绍学生营养餐智慧云系统(年5月21日摄)欧东衢摄/本刊
◇学校用APP移动终端管理食堂,食材采购、进出库均在手机下单完成。食堂日常视频和图片上传作为档案保存,方便实时网上监管巡察
◇不仅解决了食品安全、资金监管问题,还通过合作社优先采购贫困村农产品,助推了脱贫攻坚
农村义务教育学生营养改善计划俗称营养餐。随着近年农村中小学办学条件改善、就餐人数增多,学校食堂对青少年健康成长发挥了重要作用。
然而,部分农村学校也存在食堂管理不规范、资金使用不合理、食品安全隐患等问题,营养餐变成了“问题餐”。
为解决上述问题,一项专注于校园“舌尖安全”的应用在地处武陵山集中连片特困地区的贵州省铜仁市兴起。《瞭望》新闻周刊记者经过近一年的追踪,记录下了当地一家本土企业如何通过大数据解决食品安全、资金安全、营养搭配安全,政府又怎样与之磨合,在有效应用“学生营养餐智慧云”平台之外,不断扩充和赋予新的含义。
预警可追溯确保安全
中午时分,当清脆的下课铃声响起,贵州省铜仁市第十一小学顿时热闹起来,余名学生走出教室,去食堂吃营养午餐。看着孩子们脸上开心的笑容,食堂负责人邹丽也跟着开心。
年,邹丽以一名数学老师身份来到这里。适逢国家开始实施“农村义务教育学生营养改善计划”,在学校安排下,邹丽就成为兼职食堂管理员。她告诉记者,起初接手这项工作压力非常大,不过这两年来,她的工作因为一个名叫“学生营养餐智慧云”平台的应用轻松了不少。
点开手机APP,要订什么菜,要多少数量,对应勾选一下就行。每一次采购记录,也会自动留存在系统中形成进出库清单,并且系统还能依据食材的保存期智能预警。比如这两天要过期的,就会相应出现红色标注。
“从创建订单、营养办审核、订单发货、订单入库,都有时间显示。食材的保质、新鲜程度也是清清楚楚。”该校副校长付智说,现在学校用APP移动终端管理食堂,食材采购、进出库均在手机下单完成。每天学校还要借助这个渠道上传食堂日常视频和图片作为档案保存,方便各级监管部门实时在网上巡察。
据统计,目前已有所中小学及幼儿园接入“学生营养餐智慧云”平台,覆盖学生40多万人。记者在“学生营养餐智慧云”平台大数据中心看到,所有学生今天吃了哪些食品,明天该吃哪些食品,食品由哪里生产,谁进行配送、检测、加工均能做到一目了然,精确追溯。
财务管理规范有序
“以前拿本子记,现在都在平台里,要什么表,关键词一输,几分钟就能导出来。”邹丽说,自从学校加入“学生营养餐智慧云”平台,除食品安全有了保障,财务管理等也更加规范有序。
每到月底,铜仁市印江县精耕细作农业开发有限公司都会向其配送食材的73所学校(幼儿园)发起一次对账。该公司经理徐佳佳说,在云平台上对账很简单,只要将当月订单汇总,系统就会自动生成一张报表,公司财务人员依据报表到税务部门开具发票后,即可去学校办理费用。
学校则要经过食堂管理人员和报账人员审核、校(园)长审核签字,再将发票附报表送所属地教育办公室,审核汇总后统一送县教育局资金管理中心处理。所有账目经县教育局资金管理中心审核后,直接拨付到配送公司账户上。
印江县教育局营养办主任席佐文说,每所学校在云平台上都有一个虚拟账户,学校只见账不见钱。学校食堂管理员、县教育局营养办工作人员、云平台后台工作人员以及其他持有云平台移动终端的人,都可以在云平台上把已发生的每一笔账目调出来,或多笔账目汇总查看鉴别,任何人做假都不可能。
研发该系统的贵州山久长青智慧云科技有限公司董事长杨伶说,通过在平台上开设学生营养餐保障金专户,资金直接支付到配送商和合作社,杜绝了主管部门或是学校在支付过程当中出现的挤占挪用,或者是输送利益链条的可能性,从而保证了资金的专款专用。
花样食谱改善学生营养结构
为了在吃得安全的基础上更有营养,学生营养餐智慧云平台还提供教育部门给出的套菜谱,并试点开展学龄儿童体质监测。就读于碧江区灯塔幼儿园的吴加晴,每月在校的饮食状况,下一月营养均衡方面的建议,定期都会推送到家长的手机上。
“青椒炒肉、炒冬瓜、炒油麦菜、小瓜汤”“炒洋芋丝、炒豆腐皮、木耳炒肉、海带汤”……学校的菜谱每天都有变化,尽管只有“一荤两素一汤”,但基本不重样。铜仁市教育局介绍,区县教育主管部门每学期制定食谱,学校按照食谱进行食材采购和供餐,切实改善了学生的营养结构,促进了学生身体健康,相关体质监控结果也佐证了这一结论。
据了解,在财政较为困难情况下,当地还投入资金2.9亿多元建设农村义务教育学校标准化食堂所,并规定向学校配送的米、油、肉、蔬菜等食材价格低于市场价10%~15%,交通便利的学校应一天一配送,以保证食材新鲜度。
“校农”精准化对接破解产销关
经过前期试点,目前“学生营养餐智慧云”平台已在铜仁全面铺开。年,铜仁市教育局印发通知,要求辖区各县(区)教育局以购买服务方式,全面使用“学生营养餐智慧云”平台管理学生营养餐。仅年,铜仁市教育局就印发了10个相关文件,努力把工作做得更好。
在广泛应用过程中,怎样把学校与种养殖基地这供需两端高效连接起来,在保障食材安全同时又助推脱贫攻坚?思路打开之后,在“学生营养餐智慧云”基础上,升级版的“校农云”出现了。
在铜仁市碧江区和平村一片上百亩的蔬菜种植基地里,从山东省寿光市过来的技术员李发龙告诉记者,像和平村这样的基地,他们锦江绿色蔬菜产业发展有限公司还有很多,这里的规模算小的,平时就能吸纳周边50多个村民务工。
本刊记者跟随前来运输蔬菜的货车,来到这家公司的配送站点。在这里,几条流水线堆满了即将分拣配送到各个学校的食材,工人杨新光拿着纸和笔盘点着货物清单。配送站点一侧,专门设立了一个快检中心,2名专业工作人员在对食材进行取样检测,并出具检验报告。
“‘学校+配送企业+生产基地+贫困户’模式,实现了农产品信息与食堂需求相融合,产供销精准对接。”杨伶介绍说,通过对校农结合的数据进行提取,可以清晰、直观地看到当地农产品的供需关系,继而指导农业生产,促进农村产业结构调整。
铜仁市大数据发展管理局党组书记、局长田琼表示,从“学生营养餐智慧云”再到“校农云”,不仅解决了食品安全、资金监管问题,通过合作社优先采购贫困村农产品,还有力助推了脱贫攻坚。